[行銷/企劃/ marketing / planning] 試寫:表演藝術「線上學習系列課程」企劃書

 「線上學習系列課程」行銷推廣企劃書

A. 大環境需求:為何雲門要在此時推出線上學習系列課程?(Why

(1)       重振生活、重新律動:因為疫情影響,許多人防疫而長居在家中,人際關係削弱、運動量過少、壓力增加,而雲門的線上學習系列課程,此時將會是輔助精神健康的一方好藥。

·         根據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公布的2020年數據,Seven charts that show COVID-19’s impact on women’s employment,疫情使女性感到更大的工作量、疲累過度,尤其壓迫資深的女性工作者,疲累過度的比例更超過50%

·         根據台灣立法院於20216月公布的抒解疫情期間社會心理壓力議題研析15歲以上國人仍有高達45%感受到壓力衝擊,加上活動空間狹小、運動及日曬不足造成的心理低落、憂鬱狀況普遍。

·         跟據美國密西根大學於20213月公布的研究報告How the pandemic has impacted teen mental health、於202012月公布的報告Top health concerns for kids in 2020 during the pandemic,過分使用社交媒體、憂鬱、焦慮也是孩童與青少年面臨的挑戰。

·         需求分析與小結:我們可以透過以上的數據與研究得知:全國人士,尤以孩童、青少年、資深女性工作者,均受到疫情衝擊,需要在防範疫情的前提,減少壓力、活絡筋骨,而雲門的線上學習課程正可以解決以上難處。

(2)       趨勢與收益:根據google趨勢,線上課程的關鍵字搜尋自2021年五月便大幅增加,而目前經營成功、具有口碑的盈利線上課程,收益驚人,而此線上學習系列課程,便可作為雲門的票房、文化部補助、贊助人以外的長期、被動收入。

以下舉例三個於台灣前十名的關鍵字,與另一個英語網站的成功案例。

·         第一個案例,風潮線上課課程

(a)    氣脈運動、靈性教育為主。

(b)   觀眾多為明星教師如楊定一購買課程,一堂可達1000人以上,總收益超過1千萬。

·         第二個案例,HaHow 好學校

(a)    Python、繪畫、英語上課人數最多,可以高達8000人,也有多人團購的優惠。

(b)   唯一的舞蹈課程則為入門街舞課程,上課人數279人,該堂課收益為78萬。

·         第三個案例,親子天下

(a)    穴道、身心修護課程吸引最多觀看。

(b)   穴道之放鬆課程,上課人數8093人,該堂課收益為322萬。

·        第四個案例,Udemy

(a)       用「顏色」入門舞蹈與編舞:Learn to dance with 'Colourform'

(b)      此課程以顏色定位肢體部位,當老師講某個顏色,或是以某種顏色搭配,便能依序律動身體,讓肢體不協調又想入門基礎舞蹈律動的人有簡單的方法,有自信、不慌張的律動,累積成就感,回饋之評價極高。收益:共1094個學生,該堂課收益為130萬。

·        案例分析與小結:

(a)    目前的線上課程平台上,流行並收益極佳的課程,的確與雲門相關的關鍵字為以下列表:如「放鬆」、「身心」、「運動」等等,而目標內容也會以入門、成就感導向為主。

(b)   綜合以上所有平台的課程與狀況,我希望能洞察其他藝術、舞動的線上課程平台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只有此系列雲門線上學習系列課程則可以提供的,也正是藝術教育、內在教育、與自我教育:

(i)              教育部美感教育政策的助力:除了偏鄉的舞蹈課程如蒲公英計畫,線上學習系列課程也能作為美感教育政策的助力。符合教育部期待:美感即生活-從幼扎根、跨域創新、國際連結,「發覺美」、「探索美」、「感受美」、「認識美」及「實踐美」。

(ii)            對於背景故事與動機的認同:鮮少線上舞蹈教學平台與課程,能如雲門舞集,將背景故事與動機製作成完整、豐富、感動人心的紀錄片,而我認為我們可以化用《十三聲》創作溯源|雲門舞集的部分內容作為宣傳素材,讓雲門茁壯於台灣、並貢獻台灣的情感連結更加強烈,因而消費。

(iii)          重新框架、再定義的能力;以年輕的心態跨界、以資深的專業經營:此次與9m88合作的池上稻穗藝術節,在98mminstagram上獲得4.1萬個喜歡,在facebook獲得1萬個讚。而雲門也在facebook上獲得單篇貼文1.2萬個讚。

 

B.    整合包裝:(How

(1)       產品與顧客需求:

·        產品:提前錄製完成的舞蹈與編舞線上課程。共四堂,一堂30分鐘,總長2小時。強調放鬆、同樂、履歷好看的舞蹈家、幽默親民的方式互動、主題獨特,甚至附有方便轉貼高互動性的素材。

·        顧客需求:

(a)    雲門的原客群:師資名氣與實力。現代舞、劇場愛好者,多為鑒賞力高,或是認同雲門的專業的觀眾(如學校校長等中年客群),因此師資介紹的文案須以獎項、名氣背書,讓原客群買單。

(b)   幼童:律動、幸福感、成就感。根據兒福聯盟提出2021 疫情時代下台灣兒童幸福感調查,相較於益智類的活動,運動類的活動,更容易讓小朋友產生幸福感。因此,教案務必設計一定比例的自由律動時間,讓小朋友的幸福感、成就感提升,提高單堂課程黏著度,讓家長願意繼續購買系列課程。

(c)    青少年:獨特與社群媒體互動。在同儕之間的話題、社交,讓人感覺到「我需要這個酷東西」、「不管那是什麼,也給我一點」,的社群認同感,可以即時轉貼。因此標題、互動設計與教案需要有別於傳統舞蹈的框架,才能吸引這個族群。

(d)   資深女性工作者:減少工作壓力、專注於自我的心靈與感受,減少心理負擔,適當減壓。根據The Atlantic的報導The Confidence Gap,相較於男性,女性更容易在職場不自信、退縮、低估自己的能力,因此,若此線上課程若能夠給予這些女性情緒支持,從而讓她們從身體律動中感覺到自信,將會是很大的商機。

(2)       價格與成本:

·        價格:總計2小時課程。共四堂,一堂課30分鐘,一堂課計費為400元。四堂全上則為1440元,為9折。

(a)   定價策略課程與時長:

(i)             幼童:跟據家教網的數據,小學的家教費用的行情是一小時250500元。超過此價碼,家長可能難以下手購買。

(ii)            青年:根據兒福聯盟於2019年的調查,就學、補習、升學,平均晚上23:15入睡、並於6:12起床,可以運用的自由時間極少,額外之課程長度不宜太長。

(iii)          資深工作女性:資深女性工作者作為管理層,其一,下班的放鬆時間已經很少,因而課程長度不該造成此客群「沒有完成計畫」、「半途放棄」的額外心理負擔與罪惡感;其二,根據Business Insider的報導,女性工作者情緒勞動(也就是更耗費心神、更易心累)的比例更高。綜合以上兩點,課程長度選擇以半小時為限,不宜太長。

(b)   參考與雲門目前的活動定價:根據國泰藝術節:來雲門跳舞的身體體驗課與雲門舞蹈教室的線上課程(直撥),前者的肢體律動活動一次收費為500元,後者為一次3045分鐘而收費因而兩小時的線上課程,恰當的定價會差不多在一小時500元至700元之間,及半小時的課程為250350之間。

(c)   避免排擠其他活動收入來源:但,為了避免其他場館與直播課程,目前定價採取與雲門舞蹈教室線上直播課程、來雲門跳舞的身體體驗課差不多、但貴一點點的價格,避免民眾過度比價,而認為線上課程可以隨時隨地上課、又能買一組課程,同時播放給家庭內所有成員上課的狀況,而損失舞蹈教室與雲門劇場的律動活動等場館與現場演出的收益。

·         成本:預算預計為2萬元內,本身舞蹈空間約四小時,人力三位、舞蹈老師一位。

(a)   外包舞蹈老師費用:避免干擾藝術總監與舞者正在創作的進程,這項計畫將與外包舞蹈老師合作。考慮到演練之機動時間,兩小時的課程錄製時間,額外錄製的動作、分鏡的時間,確認鏡頭效果、粗剪後細改的時間與車馬費,預期外包舞蹈老師費用控制在2萬元內。

(b)   場地:使用大樹書房、或是大樹書房頂樓,於平日、無人預約的時段,錄製線上課程之餘也在畫面設計裡有綠意,在影片預覽圖、觀看課程時更符合「放鬆」、「身心」、「運動」等等預計共使用四小時。場地額外費用無。

(c)   協調、腳本文案、新聞稿、翻譯人力:專案由一人負責專案,六人支援。沒有執行企劃之人力額外費用。

(i)        本人:撰寫教學與腳本,與外包舞蹈老師聯絡,確認大樹書房與其他雲門劇場的場地與使用時段,撰寫網站文案與新聞稿,在行銷部主管監督與確認匯報內容後,至校務、場館、政府推廣雲門線上學習課程,線上課程之消費民眾窗口:電話客服、Surveycakeemail回覆,翻譯英文字幕、增加與吸引英文受眾,撰寫電子報通知舊會員該活動。

(ii)          影音統籌暨剪輯的專業夥伴家伶:與本人討論文案與視覺元素的搭配、確認分鏡、場地勘查後,請家伶選擇適當器材,拍照作為電子報與網站素材,拍攝、剪輯,將粗剪與行銷部、舞蹈老師、網管工程師殷裴柔裴柔做最後定案(如縮圖、特效),最後輸出最後影像作品。

(iii)         媒體行銷專員的專業夥伴盧姍苓:確認願意上稿的媒體與時間,我與姍苓核對新聞稿內容、長度、與吸睛程度,後續也會分析受眾(如年齡、性別等數據),進行第二波可能的企劃。

(iv)         發展專員/雲門之友負責人的專業夥伴謝雨蓉:確認雲門之友名單、核對電子報文案。

(v)            網管工程師的專業夥伴殷裴柔:線上課程網站排版溝通,coding線上課程附加功能與收集數據(如年齡、性別),製作網站嵌入影音,確認安卓與蘋果的手機、平板、電腦呈現的使用者介面舒適且易操作,設計防止惡意下載與盜用的程式,保護雲門基金會的著作權與收益,確認推廣線上課程之電子報內容與傳送時間點。

(vi)           文獻部門的專業夥伴林莉雯:提供大學藝文中心講座與影片《十三聲》創作溯源|雲門舞、歷史資料作為當日推廣簡報之素材。

(vii)         會計室的專業夥伴張嘉玲:退費事宜與進度、客戶資料核查。

(3)   通路與便利性:

·        通路:線上平台。

(a)    購票與付款方式:延用來雲門跳舞活動之tikipoki平台。線上刷卡全套課程(即4堂課)。

(b)   退費疑慮:依據台北市短期補習班管理規則辦理,或是由行銷部門討論後決定。

·        便利性:極高。運用網路加上筆電、手機、電腦,便可以操作。

(4)   促銷與溝通:

·        促銷:

(a)   系列課程:總計2小時課程。共四堂,一堂課30分鐘,一堂課計費為400元。四堂全上則為1440元,折扣為9折。

(b)   搭配現場演出:同時購買線上學習系列課程單堂與雲門的其他舞作(如池上的線上演出),則有8折優惠。

(c)   雲門之友:任一課堂購入9折,單堂為360元。

(d)   團購優惠:

(i)         目前知名的線上學習平台只有HaHow好學校推出團購優惠,而我們可以順勢也推出相對應的團購優惠。

(ii)       團購優惠之文案也要順應「放鬆」、「身心」、「運動」等概念。如雙人套票「雙色人生」、兩組課程共25608折,四人套票「四季群舞」、四組課程共44807折。

·            溝通:

(a)       公共關係:撰寫新聞稿與文案,與媒體合作。

(i)     推廣平台:根據最近11月的演出,秋收池上稻穗藝術節的媒體新聞稿,與歷年來合作過的其他媒體,以下為可能合作的媒體。

*文字媒體:自由娛樂中央廣播電台自由時報奇摩新聞ETtoday生活聯合新聞網與旗下的UDN中央社中時新聞網

*影像媒體:鏡週刊、一条Yit、公視藝術很有事、MOT TIMES明日誌。

*雲門經營之社交平台:雲門舞集InstagramFacebook

*劇場相關機構:OISTAT國際劇場組織。

*女性培力機構:投稿女人迷(Womany)、邊邊女力(文化平權、藝術與科技的結合)、她渴望SheAspire(女性生命故事)、BetweenGos職場才女(女性工作考量、生活設計)、CAREhER(女性職涯、工作穿搭、經驗分享)。

KOL:業配費用可能高昂,暫不列入考慮。但是可能合作的KOL為:志祺七七、台灣吧,以議題為導向的頻道。

(b)       文教機構與場館:

(i)  拜訪學校:

*中小學:以大環境需求與數據(兒福聯盟、台灣立法院、密西根大學),建議中小學校長與藝文教師,配套運用雲門的線上課程,不只降低老師的工作量而專心於班級經營,而學生亦可以留下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紀錄,為了未來申請學校的學習歷程加分,而校方也符合教育部目前的美感教育政策方針而與優秀的單位異業合作,為學校評鑑增加優勢。

*大專院校:大學則可以舉辦通識講座,或與學校老師溝通,與政大藝文中心合作,試映《十三聲》創作溯源|雲門舞集,吸引本來就對藝文有興趣的學子,並由本人至政大與學生、或是藝文中心核心團隊舉辦講座對談,與線上課程持續跟隨時代脈動。此模式也可運用於其他大專院校,如台大、師大、北藝大、台藝大、中央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成功大學等機構。

(ii)   政府機關:由主管核可匯報內容,教育部、文化部,(以台灣立法院的數據),搭配目前聯合國與台灣政府正在推動的SD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永續經營目標),如:良好健康與社會褔利(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良質教育(Quality Education),解釋為何雲門的線上學習系列課程,可以幫助政府機關推行與實踐這些熱門指標。

(iii) 場館機構:由主管核可匯報內容,第一波與兩廳院接洽。原因是因為:兩廳院目前也正在推行虛擬表演神不在的小鎮,因此。台中歌劇院與衛武營則可以試兩廳院的接洽、合作關係,與收益,評估是否與台中歌劇院與衛武營接洽。

(iv) 電子報:會員電子報,提供喜歡雲門作品的原觀眾另一個選擇。

(v)   雲門基金會官網公布:需要注意使用者介面讓人願意購買。

 

C.    創造趨勢:差異化、定位雲門的線上學習系列課程(What

(1)   教學目標:

·     因應疫情肆虐而人人憂愁的現象,雲門決定以教育出發,為大家提供安全、有趣、放鬆的心靈小旅行!雲門希望透過線上的律動與編舞課程,增加長期居家而缺乏的運動量,減少民眾的壓力,更喚起對身體的感知、對自我的了解、甚至藉由舞蹈肯定自我的成長,重拾對生命與生活的熱忱與活躍。請向雲門與其他朋友們,用舞蹈展現你的靈魂吧!

(2)   教學方法:共以下五種。減少變因、時間控制、與日常生活連結、儀式感、社交媒體課程回饋。

·     減少網路不穩、斷線問題,甚至是突發狀況:預錄課程。

(a)   根據親子天下討論遠距教育的文章,教師對設備不熟悉、設備出現狀況,都減弱大學生上線上課程的動機與興趣。而平台選擇、現場網路品質、收音問題、線上上課突發狀況,均會讓線上學習系列課程品質不穩,因而建議以預錄課程的方式為佳。

(b)   參與課程的客群中可能有小朋友,而這些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也使得預錄課程比起現場直播更課程更理想:

(i)  對於收音、麥克風常識不足:如果有兩位甚至更多小朋友在同一空間,並使用不同設備進入線上直播課程,則會產生噪音、干擾課程進行。

而小朋友也多半不會關閉線上平台的麥克風,又或需要多次提醒才會關閉,會影響其他同齡或是混齡之上課同學,延宕課程進度與節奏。因此預錄課程能避免以上常見的突發狀況。

·         時間控制:根據沙鹿高工國文科教師李明榮的說法,以815分鐘切分知識點,以少量多餐的方式,可以突破線上課程讓人分心的迷思,有利於吸引學生注意。

·         與日常生活連結:根據何曉玫老師在崇友文教基金會的分享:「每一天日常的動作其實就是舞蹈的原型,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套「舞」,請同學思考,從早上起床開始,用4個動作來展現生活的日常。老師一步一步引導同學釋放肢體,放上有節奏的音樂,將舞蹈帶進課堂,鼓勵同學要多用身體帶動思考,讓舞蹈不被語言和文字侷限。」

·         課程回饋:應加社交媒體觸及率、社群互動,吸引青少年族群。與參考了歌舞浪潮的舞蹈老師A-Yao的教學回饋。

(a)   教學完舞蹈,請學生分享舞蹈成果(該團體說法為:交作業),將成果錄影放到instagram的限時動態,並請參與觀眾標記,如#雲門舞集#線上舞蹈課程,而雲門也會在限時動態轉貼並互動。

(b)   又,某些同學,如小朋友,可能會感到害羞而不想露臉,則可以根據「線上互動」10種玩偶的延伸活動設計,使用玩偶完成影片並標記雲門。

(3)   師資:蘇威嘉老師。

·            為何與蘇威嘉老師合作?

(a)    經驗豐富、回饋良好:如兩廳院樂齡工作坊、陸府植深館身體覺察工作坊、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宅在家線上工作坊專案,等等。

(b)   根據老師在兩廳院樂齡工作坊的教授內容,老師「拆開框架」的思考極度適合以上目標消費群中。

(i)              舞蹈生活化、日常化,拉近雲門與群眾的距離:「有些人負責畫框框把你圈起來,有些人負責擦掉框框。我們應該要用不同觀點看待舞蹈,我覺得甚至不用解釋,動你的身體就是舞蹈。」

(ii)            老師態度親民,講話風格隨和,聲音穩重,增加讓初次接觸舞蹈的民眾的安全感。

(c)    長期投入的編舞作品《自由步》等字眼極度便於行銷。

(i)              過程為十年,卻以自由作為關鍵字,堅持、純粹、尋找自我的意象深刻,可以吸引青少年與資深女性工作者。

(ii)            自由步於網路上的短片均可看出,身體流動、自由探索,也能讓人相信文案與課程內容。

(4)   公關形象:老師跳脫舞者就是「瘦」的標準,在報導裡也會自嘲是靈活的胖舞者,讓外部群眾認知、認可雲門的多元與兼容,正面積極回應此觀眾於講座紀錄:鄉愁的身體與台灣記憶書寫─從《十三聲》談起的提問:舞者並不是一種差不多樣貌的裝置。

·        師資簡介:改寫自蘇威嘉 x 藝術工作坊 的師資簡介與HORSE 驫舞劇場《自由步》10 年編舞計畫官方網站

(a)    簡介須觸及以下客群與雲們的特殊性:

(i)              雲門與其他舞蹈線上課程的不同地方:

教育部美感教育政策的助力(藝術教育)。

*對於背景故事與動機的認同(內在教育)。

*重新框架、再定義的能力;以年輕的心態跨界、以資深的專業經營(自我教育)。

b)客群需求:

(i)              雲門原客群:師資名氣與實力。

(ii)            幼童:律動、幸福感、成就感。

(iii)          青少年:獨特與社群媒體互動。

(iv)           資深女性工作者:減少工作壓力、專注於自我的心靈與感受,減少心理負擔,適當減壓。

5)文字內容:

蘇威嘉老師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持續活躍於編舞與舞蹈教育、致力於藝術與推廣藝術。

2004年共同創立「驫舞劇場」。

2007年集體創作作品《速度》獲得第六屆台新藝術獎表演類年度大獎。

20092013年在美國芭蕾大師艾略特.費爾德邀請下,加入Ballet Tech舞團,擔任客席舞者。

2013年開始進行以《自由步》為題的十年編舞計畫,20172019年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委託製作《自由步》系列作品,獲法國編舞中心依貝娜劇院(CDC Les Hivernales)邀請演出,並獲得亞維農報(AVI)大力讚賞及普羅旺斯報(La Provence)五星評論。

·         參考老師之前的作品:

(a)    與老師洽談。參考老師的教學影片片段,以探索自己身體為主軸,也會展示老師結合各種舞步的驚奇感。

(i)              突破慣性:習慣向前的肢體運動,向後活動,正視那種「不順」的感覺。

(ii)            生活越快、心越慢:用很慢、很慢的肢體方式,感覺自己的身體。

(iii)          展現:兩廳院合作計畫中,老師將不同看似基礎的動作、舞步銜接,表現出老師舞蹈的專業度。

(b)   參考蒲公英計畫的執行內容,融合目前已經有的教案、舞步與資源。

(5)   課程標題與文案:

·               標題清楚、又具美感,文案必須兼具心靈、放鬆、運動但是又有趣的感覺。

(a)   標題:靈感來自老師於台新藝術獎的藝術家訪談

i)「延長生命的美妙時刻」:舞動中、自由步!你的第一堂舞蹈課。

(b)  文案:引用與改寫自蘇威嘉 x 藝術工作坊 的師資簡介與台新藝術獎入圍訪談

(i)         課程介紹:

「我想讓民眾知道,舞蹈沒那麼難!」

 

是的,我們想推廣的心就是這麼簡單。蘇威嘉老師懂理解民眾對於舞蹈的困惑,幽默的展現展現推廣舞蹈的決心,更長期指導舞蹈工作坊、教學經驗豐富,落實生活即是舞蹈、舞蹈融入生活的哲學。

 

雲門也呼應教育部推行的美感教育計畫,希望從小、也從小地方扎根藝術、文化,發現、探索、體驗。這次,雲門熱情邀請您與蘇老師一起感受呼吸、肢體、律動,解放因為疫情而久坐的身體,甩開生活大小的煩惱,於線上相會。而這趟安全、有趣、放鬆的心靈小旅行,缺一不可、即將成團!

 

不管你是小朋友、大朋友、好朋友、新朋友,讓我們徜徉在藝術教育、內在教育、與自我教育。雲門與蘇老師將努力拆除每一個沈重的框架,希望每位朋友都能專心在自身的感受、忘卻外界的眼光、散發屬於自己獨特的光彩。

 

到底什麼是美?舞動、自由、延長當下的美妙,讓身體說出它最真實的語言。自信的你,真的很美!

(c)    優惠:

(i)              雲門之友單堂課即為9折。

(ii)            全套四堂課程為9折。

(iii)          線上課程與雲門演出套組「二度翩舞」為8折。

(iv)           雙人團購線上課程套票「雙色人生」為8折。。

(v)            四人團購線上課程套票「四季群舞」為7折。

 

D.   實際執行:盤點與執行計畫時程、人力、與資源(When, Who and resources

(1)   企劃時程:

(a)    前期規劃:預計時間為三週。

(i)              人事與公關:聯絡舞蹈老師、媒體企劃、網管工程師、文獻專員、發展專員/雲門之友負責人、媒體(平面、影音、女性培力組織)、國中小校長與藝文老師、大學藝文中心。

(ii)            媒體新聞稿與網頁文案:與舞蹈老師確認網頁文案並無冒犯,也提交定案文案、新聞稿與上稿時間給媒體行銷、行銷部主管尤博怡審核,確認可以有效行銷此系列課程,最後發稿至媒體與網頁。

(iii)          經費:前提控管,執行期間製作每週開銷支出表並匯報專案進度。

(iv)           教學內容:與老師確認教學方向、動作、知識切分點(815分鐘)以吸引年紀小的群眾、口白、時長、分鏡、花絮等內容。

(b)   中期執行:預計時間為四週觀察期。

(i)              民眾詢問、退費窗口:電話客服、Surveycakeemail專線。與會計定期核對客戶資料與金額。

(ii)            媒體新聞稿:點閱並注意點擊量,點閱良好優先考慮下次合作關係。

(iii)          分析數據:請網管工程師提供後台數據。客群分析、為第二波與其他主題的線上學習系列課程做準備。

(iv)           觀察其他藝術類課程的行銷策略與實際收益,作為下次線上系列的參考。

(c)    後期檢討、盤點:

(i)              成本:是否有更精簡、省成本的做法?2萬元的回收率多快與多高?

(ii)            回饋:顧客的抱怨、期待為何?該如何安排下次類似的專案?

(iii)          文案:是否符合顧客的需求、打到線上教育、藝術教育的痛點?

(iv)           教師與教案:根據回饋,繼續合作或是尋找更適切的教師、撰寫更吸睛的教案。

(2)   人力:八位。一位舞蹈老師,一位專案人員,六位支援人員(影音統籌暨剪輯、媒體行銷專員、發展專員/雲門之友負責人、網管工程師、文獻部門、會計室)。

(3)   資源:

(a)    場地:雲門劇場、樹屋書房與其空地、大草地,影片如十三聲的創作記錄與歷屆文獻。

(b)   公關:之前與近期已經合作過的媒體與記者。

(c)    內部的攝影器材

(d)   雲門之友的email

 

E.    預期效益(Effect):

(1)   改善狀況:作為雲門基金會長期的被動收入,也作為全民減壓的好去處。

(2)   收益:根據以上的客群需求、定價與策略,期待超過1000個課堂數,收益超過40萬元。

(3)   與文教機構、政府單位、場館更密切的合作,成為線上學習系列課程的合作夥伴。

(4)   可期待的未來計畫:

(a)    依據此首波線上學習系列課程,數據後台分析購買課程群眾,依照不同年齡、需求,主題式的開設課程,以期待收益更甚。

(b)   目前美感教育計畫由陽明交通大學之美感客廳為主軸,以此線上學習系列課程的階段性成果,希望未來的美感教育計畫可能不僅限於平面藝術,更可能延伸至表演藝術的範疇,而使雲門成為合作夥伴與標竿性表演藝術教育團體,得到另一筆政府補助標案。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