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吳青原 海上的人(翻譯課期末報告)

Sour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Ja80mP5BfY


吳青原 海上的人

Seafarer


你曾說 兩人(5) 會走到同個路口(7)

Thinking of your words,/ “We are meant for each other,”

不需要牽手(5) 命運會拉著我(6)

I trust in our fate/and stay still as shoreland


當北風 吹來(5) 你又撐起了船帆(7) 


My lover, /yet your/ heartbeat drums with the north’s howl,


消失在雲海(5) 不再眷戀燈火(6)

and you sail from love/and dim shore lights afar 


喔海上的人啊(6) 你還要幾次漂泊(7)

Oh, seafarer, tell me! /Is this your final voyage


才能到達(4) 你所嚮往的自由(7)

to make you feel/ you are and you will be free?


喔海上的人啊(6) 一個人渡過寒冬(7)

Oh, seafarer, listen! /Don’t shiver in cold seasons


我的溫柔(4) 可讓你不再顫抖(7)

Come stay with me, /your land of milk and honey


喔海上的人啊(6) 迷戀著夜晚星空(7)

But, seafarer, I see/why you won’t stay beside me 


你不需要(4) 我港口裡的燈(6)

cause’ scattered stars/ are brighter than beacons


喔海上的人啊(6) 如果你真的要走(7)

So, seafarer, grant this/ last wish before the trip please:


寫一封信(4) 說說你(3) 曾愛過我(4)

Draft me a piece, /rippling/the love once lived



  • 英譯說明:

    • 英譯歌曲注意事項1:譯情或譯文

      • 此次翻譯主要為譯情。原因如下:由於該敘事者瀕臨離別與分手,文字雲淡風輕,但是內心卻根據歌詞湧現情緒變化,與Kubler-Ross提出的悲傷的五個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類似,因此我選擇譯情,讓人感受到情感轉折:

        • (1)追憶當年諾言

        • (2)描述對方永遠流浪的事實 

        • (3)指責並反問對方 

        • (4)以自身的溫柔作為條件,引誘並交換

        • (5)自憐並以被動式攻擊(passive aggressive)的方式怨憤外界繁華較為誘人

        • (6)最後討價還價,呼應第一點的感情,試圖再度追憶當年承諾,但已明白愛已不在。

      • 與課堂詩詞翻譯比較:翻譯該歌曲讓我想到課堂中的詩文楓橋夜泊的中英翻譯。由於該詩的景色蒼茫感十分一致,我認為直接譯景為最好的選擇,因而我認為如果該歌詞態度一致,則應專注為譯文譯景,但情緒如果有明顯變化,則選擇譯情,表達層次。

      • 其他細節:

        • 為避免超譯,或是邏輯不順,我在第一次試譯完,重新檢查所有句子的因果關係。

        • 剪裁部分句子,盡量押韻,使之容易配唱與投入情感。

        • 另外,我也盡量注意重音(stress),音長(length),使斷句較為自然,而不會唱到一半,句子突然斷句的感覺。

    • 英譯歌曲注意事項2:8 translation techinique 八大技巧

      • amplification 增譯:

        • 文化翻譯:「我的溫柔,可讓你不再顫抖」與「Come stay with me, /your land of milk and honey」。根據上下文,我認為這句旨要表示敘事者本身的溫柔與溫暖,可以讓敘事者訴說的對象,不再感到物理上與心理上的寒冷,進而說服該對象留在此地。在翻譯過程中,為了表達對比,我大量使用海與地的意象,表達歌詞中漂泊的決心與等待的一方。而我認為,英文與基督教文化中,絕對溫柔溫暖的豐饒樂土,便是奶與蜜之地,因而增譯了奶與蜜的形容,以表達敘事者在英文語境中表達的溫柔與溫暖。

        • 「當北風 吹來 你又撐起了船帆 消失在雲海 不再眷戀燈火」與「My lover, /yet your/ heartbeat drums with the north’s howl/and you sail from love/and dim shore lights afar 」。當我閱讀歌詞,發現撐起的船帆,更像是心繫遠方的證明,加上此段更像是描述對方永遠流浪的事實,因此我使用增譯,我在歌詞明確指出對方的內心緊跟北風的豪情呼嘯,而陣陣心跳並不是為了彼此的心動,而是又要再次流浪;而不再眷戀的燈火,則以愛與暗淡的港燈,顯示愛之消退與兩人的漸行漸遠。

      • conversion 轉品:

        • 「才能到達 你所嚮往的自由」與「to make you feel/ you are and you will be free?」。自由在中文原文為名詞,而free在英文譯文則為形容詞。

        • 「當北風 吹來 你又撐起了船帆 消失在雲海 不再眷戀燈火」與「My lover, /yet your/ heartbeat drums with the north’s howl, and you sail from love/and dim shore lights afar」。船帆在中文原文為名詞,而sail在英文譯文中則為動詞。

        • 基本上在此歌詞運用或練習的轉品技巧,幾乎都是替換中文原文的名詞,原因有幾個:

          • 中文名詞直接翻譯成英文的「音節數」太多,可能犧牲其他資訊,若為動詞或是形容詞,則可以串連其他歌詞資訊,成為一個句子。

          • 適當使用動詞或是形容詞也可以作為全文文眼或是關鍵字,輔助讀者融入感情。

      • diction 選詞:

        • 寫一封信 說說你 曾愛過我」與「Draft me a piece/rippling/the love once lived」。由於該段試圖再度追憶當年承諾,但已明白愛已不在,於選詞上,我用piece代替直觀上的letter,用ripple代替直觀上的say,不求情書,只求一紙,愛曾如潮水,但現只求愛如波紋過去。該選詞展現敘事者的卑微,不由自主,與最後的力挽狂瀾,勸慰自己當年有愛,同時以波紋的意象與海浪與陸地的意象做呼應,愛作為波紋,偶然存於浪間,也曾駐岸。

        • 「你還要幾次漂泊」與「Is this your final voyage」。中文原文裡,漂泊一詞有比較大的詮釋空間,因此我選用voyage,定調為遠行旅程,且voyage一詞也有經海旅程的意味,適於該情境。

        • 選詞的目的

          • 思路與轉品類似。

          • 選用適當文眼與關鍵字,符合遠行(海)與永駐(岸,燈火)的對比。

      • division 拆譯

        • 「才能到達 你所嚮往的自由」與「to make you feel/ you are and you will be free?」。我在看到這句時,不是很確定為什麼敘事者想要表達什麼?是想要講對方沒良心?還是講他想要有個伴侶但希望仍然放蕩不羈?後來我思考,其實這句話,在埋怨對方,「你已經很自由了,你還要渴望什麼自由?你自己幻想的自由嗎?」所以我將這句很模糊的歌詞,運用拆譯與其他選字:用feel暗示讀者,在愛情中的自由是一種感覺,而you are and you will be free則描述了對方不滿現今,因而感覺不自由,同時也在追索他想像中可能感覺到的自由的事實,也同時暗示讀者,兩人感情即將走到盡頭,敘事者已開始醞釀放手的心理準備。

      • negation 反說正譯,正說反譯:

        • 喔海上的人啊 迷戀著夜晚星空 你不需要 我港口裡的燈」與「But, seafarer, I see/why you won’t stay beside me/cause’ scattered stars/ are brighter than beacons」。由於這段的感情,如同英譯說明指出,敘事者自憐並以被動式攻擊(passive aggressive)的方式怨憤外界繁華較為誘人,我認為說出遠遠繁星相較岸上燈火更為光亮明媚,因果關係更為明確,但I see的用字也略帶挖苦的語氣,也在選字上,用star與beacon,浪漫化遠方,也闡明敘事者的癡情與純樸。

        • 「不需要牽手 命運會拉著我」與「I trust in our fate/and stay still as shoreland」。中文原文得不需要牽手,對應至英文譯文的stay still as shoreland。由於「(我們)不需要牽手」背後意思為對方希望各自獨立,而對方也因而持續遠行,我將視角拉回敘事者,因為她相信「命運會拉著我」,所以她情願做對方的岸,在原地等候對方,因此採用這樣的譯文,並沒有直譯「不需要牽手」。

        • 「一個人渡過寒冬」與「Don’t shiver in cold seasons」。加上Don’t,顯示敘事者的意圖,不希望對方一個人度過寒冬,心疼對方航行時遇到的苦難。

      • inversion 倒裝

        • 喔海上的人啊 迷戀著夜晚星空 你不需要 我港口裡的燈」與「But, seafarer, I see/why you won’t stay beside me/cause’ scattered stars/ are brighter than beacons」。我先使用具有否定時的後句開頭,幫助讀者了解兩件事;第一,預視劇情。為何英文譯文使用But這個轉折詞,因為敘事者於此時,情緒已經起了更大的波瀾,因此使用But這個單音節的轉折詞,符合原曲,也提醒讀者目前情節已急轉直下。第二,情緒張力,中文原文裡,因為對方「迷戀著夜晚星空」 ,因此才讓敘事者感覺「你不需要我港口裡的燈」。但此時敘事者已經好費口舌,勸說無望,因此我認為將敘事者感受優先於原因,更能承接上下文。

      • omission 略譯

        • 「當北風 吹來 你又撐起了船帆 消失在雲海 不再眷戀燈火」與「My lover, /yet your/ heartbeat drums with the north’s howl, and you sail from love/and dim shore lights afar」。我將雲海省略,因為兩大動作,即為撐起船帆與消失於雲海間,都在描述對方的離去,因此我省略雲海,專注於撐起船帆航行的動作,也能表達這句的意象。

      • repetition 重複

        • 喔海上的人啊」與「Oh, seafarer, tell me!」與「Oh, seafarer, listen!」與「But, seafarer, I see」與「So, seafarer, grant this」。一開始聽到這首歌,就覺得可以善用每句歌詞一開始的「喔」,為讀者製造出段落,更有層層遞進的感覺。希望可以透過重複又單音節的發語詞與連結詞,建立因果關係之餘,利用副歌開頭,讓讀者像是聽故事一樣,感受明顯的起承轉合。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