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ay/小品文/短論] 國家與國家劇場(台大戲劇系,跨校選修,西洋戲劇與劇場史)

此為大二下,參與台大戲劇系課程,西洋戲劇與劇場史的課堂作業。授課老師為林于湘老師。

老師的授課風格,清晰俐落,但也不乏真實感觸,自己的教學風格很大程度便是受老師影響。出入之間,老師在授課時不斷強調的,也正是我在撰寫教學筆記的最大感觸,入而同理,出而獨立。老師上課時也會分享,就讀博士期間,喜愛大聲朗讀王德威教授的作品,從而學習學術寫作並感受學術寫作。

熱情難以匹敵,我只能繼續耕耘,希望能繼續傳遞這把火炬;正如我因為課堂作業訪問系上老師,Justin Prystash一樣,也許只要有那麼一個人受啟發,那些追求就值得了。

我很喜歡劇場史。劇場史的有趣,大概就是發現那些奇異的交織,例如有次在美國上課,大家發現亞陶早年曾出演過西班牙劇作Life Is a Dream。該劇本大膽提出劇場比真實世界更真實的想法,無非為亞陶後來提出的,以感官騷擾並侵犯觀眾,因而使人感受不理性的力量的殘酷劇場奠定一定基礎,十分有趣。

以下為essay。

為甚麼16世紀由英國貴族贊助之劇團,如1574年成立的萊切斯特公爵劇團(Earl of Leicestor’s Men),並未冠以國家劇團之名;但於1689年建立、1799年重整的法蘭西喜劇團(Francais Comedian),卻是歐洲第一座國家劇團?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退一步提問:國家是什麼?國家自何時誕生?

從英法的歷史來看,16世紀的國由伊莉莎白一世領導,而17世紀的法國則由路易十四統治。歐洲君主於中世紀後期,收復財政權與兵權,不但坐擁絕對權力,也建立有別於君主專制的君主專政制度;法國專政的背景與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更促進民族國家的形成。中世紀以降,人群團體國家轉移到領土國家,從國家理性過渡到國家作為「主權」(authority)與人民作為「作者」(author)的生成關係。而近代「國家」(state)與「民族」(nation)的興起,則源自有限(limited)並且享受主權的共同體19世紀的英法也有影響國家概念的重大思潮:例如英國文學批評家利維斯(Frank Leavis)建立了「不英國也不文學」的「英國文學」,作為大學、平民的閱讀教材藍本;以國家機器的形式收攏中產階級,達到再造權力中心的目的。而法國宗教史學家勒南(Ernest. Renan)則排除種族、語言與其他因素做為國家的必要因素,強調「遺忘」(forget)之先覺與「人民」(people)的團結,話語間染有法西斯主義色彩。以上近代國家的討論清楚解釋:國家與國家意識,都是建構、甚至操作,並剪除複雜性的近代產物。


當然,我們也得考慮16世紀的社會氛圍。若從宗教層面而論,於1570中期至1580中期,英國境內的清教徒積極攻擊劇場活動;一例是佈道家懷特(Thomas White)於1577年,以罪惡、瘟疫與戲劇的連鎖反應攻擊劇院。若從生活現實層面而論,英國人為了看戲,學徒勞動與宗教禮拜等活動屢屢停擺,工頭與神職人員也不得不對劇場發出了「中產階級的怒吼」。因此,伊莉莎白政權有可能為了穩定情勢,不便以「集權君主」的名義全戶監護,反而策略性的分散權力,以康樂大臣發照、女王或貴族贊助,進行劇團與劇場的文化推展運動。


總而言之,建立國家劇團之前必定先置國家與國家意識。因此,萊切斯特公爵劇團可以是一座貴族贊助的劇團,卻絕對不能是座國家扶植的劇團。待至「國家」的確立與「國家意識」的統籌,「國家劇團」才正式於西洋戲劇史登場。


參考資料

張旺山。〈論「近代國家」概念〉。《哲學分析與視域交融》。編:林從一。台北;台灣大學,2010,頁229、238-239。

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譯:吳叡人。台北;時報,2010。頁5-7。

Terry Eagleton。〈英國文學的興起〉。《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譯:伍曉明。北京;北京大學,2007。頁33-35。

Ernest Renan. “What is A Nation?” Translator: Ethan Rundell (1882):3-10. Website:http://ucparis.fr/files/9313/6549/9943/What_is_a_Nation.pdf

Taplin, Oliver; Carlson, Marvin ; Mason, H. A. “The Renaissance in England and the Netherland.”Theories of the Theatre: A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Survey, from the Greeks to Present(1988):79.

陳玲華。〈《莎翁情史》與伊莉莎白劇場史(下)〉。《中外文學》31(2003年3月)。頁275-276。

蘇其康。〈反動與反撲: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壇和講道壇的交戰〉。《中外文學》34(2006年5月)。頁141-143。



留言

熱門文章